普陀卫生健康系统人才“磁场”逐步释放,以优质人才助推高质量发展!
近年来,普陀卫生健康系统不断推进招才引智工作,呈现出了“春天的气息”。记者从普陀区卫生健康委了解到,自2019年《普陀区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开发实施办法》(以下简称“实施办法”)出台以来,全区已先后开发引进145名区域医疗事业发展亟需的人才,较大程度缓解了带头人和骨干队伍“青黄不接”的现象,弥补了部分偏远地区医疗机构基层卫生人才的不足,也为一些重点学科的发展积蓄了潜力。2021年底,随着“人靠谱(普),事办妥(陀)”的提出,越来越爱才、惜才、敬才的区域大环境也为普陀卫生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”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普陀区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工作座谈会
《普陀区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开发实施办法》征求意见座谈会
“软硬兼施”
厚植招才引智沃土
普陀在引才上从来不吝“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”,更注重“以最大的诚意打动人”。
早在《实施办法》制定时,普陀区卫健委就明确了“突出重点,分层分类”的基本原则,把高层次人才、重点适宜人才、紧缺专业人才作为开发扶持的重点,坚持不唯学历、资历,更重业绩、能力,突出与普陀医疗卫生水平的匹配性,来提升引才用才的针对性和精准性。除了实行一次性的开发资金扶持外,还为学科人才的“后几步”发展进行了项目性扶持的平台搭建。
医院学科建设
对于曾在曙光医院工作的主任医师邓皖利而言,选择到普陀区中心医院发展,既是看到了人才政策的有利条件,更是被区里求贤若渴的诚意打动。“卫健委和医院在肿瘤学科未来发展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,将肿瘤中心规划为院‘十四五’重点项目,配套了三级医院才有的医疗设备。”邓皖利介绍道,“加之普陀区近年来着力打造优势学科、重点专科(专病),在学科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,这对有职业理想的医务工作者而言正是强心针。”
邓皖利
无独有偶,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引进到普陀区人民医院“挑大梁”的李军辉,已经完成了美国威斯康星医学院的博士后深造。让他毅然选择普陀卫生的原因主要是两个字——信任。“来到普人民后,院领导直接让我主持了工作,并嘱咐我放手去搏。经过两年的‘拳脚施展’,肾内科的病房和病房和血透室的规模都扩大了一倍,在大上海保卫战的封控区特殊医疗保障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”他告诉记者。
网友评论